帮助中心

AI赋能教育天平

作者:海森大数据     时间:2025-07-01 08:26:05

当莘莘学子在高考考场上奋笔疾书,另一群特殊“考生”——AI大模型也在同步接受着这场知识盛宴的严峻考验。DeepSeek R1以数学143分惊艳亮相,讯飞星火在语文作文中更是凭借《以歌为刃破长夜,且将热血铸山河》展现出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,英语作文亦被赞“语法精准,逻辑清晰”。数字光辉之下,AI答卷能力已如春潮般汹涌澎湃。

然而分数仅是冰山显露的一角,其背后涌动的是AI技术向教育核心地带的深刻进发。科大讯飞构建百万级数学专项训练库,将特级教师的解题思路转化为“教学思维链”;深耕教育二十余载积累的5万所学校、1.3亿师生数据,使AI得以理解千校千面的教材差异与考查特色。技术不再浮于表面,而是沉入教育肌理——从“资源堆砌”向“精准育人”艰难转身。

但真正的教育革命远不止于精准赋分。当科大讯飞学习机AI技术总工程师巩捷甫强调AI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“从会回答转向会提问”,我们才真正触碰到AI教育的灵魂核心。正如英语作文测评中专家所见:AI虽能以“精准到位”的用词逻辑碾压人类考生,但创新性的表达仍如被遗忘的星辰。技术若仅停留于效率工具层面,终难触及教育“点燃求知欲”的神圣火焰。

评判教育智能装备的圭臬,终究在于能否构建从学情采集到个性化学习的完整闭环。AI解题的光环背后,我们更需警觉:当技术能轻易输出高分作文、精确解出数学难题,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否已悄然从知识传递转向智慧启迪?教育认知技术总监沙晶的箴言犹如警钟:“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永远都是‘人’”。

当AI在高考的试卷上书写下一个个耀眼的数字,教育者也应在其能力版图上标注警示线——技术既非目标,也非终点。唯有将冰冷算力转化为点燃好奇的火种,将精确解答升华为提问的勇气,AI才能真正摆脱“数字考官”的角色桎梏,成为照亮人类智慧星空的引航者。

教育天平的两端,一端是技术的精确砝码,另一端是人的灵性光芒——平衡点永远在育人之心与向学之魂的交汇处。


联系我们
咨询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