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米开朗基罗的《大卫》上测试了一种更流畅的面部识别技术

作者:美国化学学会     时间:2024-02-22 13:12:57

很多人都熟悉面部识别系统,它可以解锁智能手机和游戏系统,或者允许我们在线访问银行账户。但目前的技术可能需要四四方方的投影仪和镜头。现在,研究人员在ACS的《纳米快报》上报告了一种更光滑的3D表面成像系统,该系统具有更平坦、更简化的光学系统。在概念验证演示中,新系统识别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的脸和现有的智能手机系统一样好。

3D表面成像是智能手机面部识别、计算机视觉和自动驾驶中常用的工具。

这些系统通常由一个包含多个组件的点投影仪组成:激光器、透镜、导光板和衍射光学元件(DOE)。DOE是一种特殊的透镜,它将激光束分解成大约32,000个红外点的阵列。

因此,当一个人看着锁定的屏幕时,面部识别系统会在他们的大部分脸上投射一组点,设备的摄像头会读取这些点来确认身份。

然而,对于智能手机等小型设备来说,点投影仪系统相对较大。

因此,洪玉恒、郭浩忠、黄耀伟及其同事着手开发一种更紧凑的面部识别系统,该系统几乎是平面的,运行时所需的能量更少。

为了做到这一点,研究人员用低功率激光和平坦的砷化镓表面取代了传统的点投影仪,大大减少了成像设备的尺寸和功耗。

他们在这种薄金属表面的顶部蚀刻了纳米柱图案,这就产生了一个超表面,当光线通过这种材料时,它会散射光线。

在这个原型中,低功率激光散射成45700个红外点,投射到光源前面的物体或脸上。

与点投影仪系统一样,新系统集成了一个摄像头来读取红外点产生的图案。

在对原型的测试中,该系统通过比较米开朗基罗《大卫》的红外点图案和网上那幅著名雕像的照片,准确地识别出了这幅3D复制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它使用比普通点投影机系统少5到10倍的功率和大约230倍的表面积来实现这一目标。

研究人员表示,他们的原型展示了超表面在面部识别、机器人和扩展现实中有效的小规模低功耗成像解决方案的实用性。


作者:美国化学学会

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aily.com/releases/2024/02/240202132613.htm
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声明:海森大数据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、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电话:15264513609,邮箱:1027830374@qq.com

联系我们
咨询反馈